RFID技術——將讓建筑變的更智能!
在能源效率方面,建筑物已經變得越來越智能了。有些建筑已經可以通過太陽能電池板給自己提供能源,通過雨水收集系統提供廁所所需的水。但談到建筑本身,他們仍然還是和以前一樣,沒有什么突破性的改變。
或許這種狀況即將發生變化,但速度較為緩慢。2015年Smartrac在一次展會上推出了可以檢測濕度的無源超高頻RFID傳感標簽。該傳感器裝置無需電池,廉價且無需維護,因此它可以永久的放置在墻壁上。這樣,只需要很少的額外費用,業主便可以擁有一個可以精確確認泄漏位置的早期泄漏檢測系統。
同樣是2015年,Phase IV工程推出了一個可以檢測鋼筋混凝土形變的無源應力傳感器。這些傳感器被埋入到西雅圖Northgate輕軌隧道中,幫助監控施工過程中結構的完整性。
未來,地震高發區的建筑將很有可能植入應力傳感器。這樣,地震發生后,工程師們便可以迅速、安全的獲取建筑結構完整性方面的數據。
電池供電的RFID溫度傳感器可以用在數據中心來監控容納成百上千臺服務器的屋內不同區域溫度。這樣,公司便可以更有效率地冷卻這些設施。不久之后,低成本的溫度傳感器便會安裝在墻壁、管道等位置內來監控熱量損失,這樣建筑物便可以減少能源消耗。
預計,未來幾年內,我們將會見到檢測那些通過空調和供暖系統傳播病菌的芯片。大型加熱,通風和空調(HVAC)設備制造商Trane已經使用物聯網技術監控HVAC單元的狀況。筆者還可以預見到未來安裝在管道上的無源傳感器告訴Trane冷空氣或熱空氣無法到達某特定區域。
當然,低成本讀取器成為標配是智能建筑的關鍵。未來有一天,所有的WiFi路由器也將傳輸UHF信號并獲取來自建筑傳感器的數據(標簽讀取距離需要比今天更遠)。而天花板也有可能安裝低成本固定式讀取器。